泰伯网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确定进一步精简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,以深化改革更大释放市场活力;决定简化外资企业等审批管理,营造扩大开放的更好环境;通过《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》,促进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。
会议指出,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。要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。
一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,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,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,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。
二要优化农业产业布局,依靠科技创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,提高机械化、信息化水平,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。
三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,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,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电子商务、创意休闲农业等新业态,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。
四要实施绿色兴农重大工程,严格化肥、农药、饲料添加剂等使用管理,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,综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,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。
五要加大支农惠农富农力度,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,拓宽社会资本市场化投入渠道,优化农业补贴政策,创新信贷、保险等支农措施,大力扶持农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。
六要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辅相成,强化地方主体责任,因地因城施策,保障居民基本住房需求,努力实现住有所居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启动,政策方面再迎利好
十年一次的全国农业普查将于2017年1月开展,其中,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已提前开展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目的是查清农业、农村、农民基本情况,掌握农村土地流转、农业生产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,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。本次国务院通过的《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》将在政策方面给第三次农业普查带来更多的利好。
据悉,第三次农业普查共有三大目标,一是建立“三农”信息“一张图”;二是将“人”“图”“数”进行“时空”一体化的整合,建立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可视化展示系统;三是构建新的农村统计调查大平台。
据不完全统计,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市场大概有十亿元的规模,而空间信息企业的新技术、新服务、新应用必将在其中担当重要的角色。
北斗卫星、无人机助阵第三次农普
相比较前两次的农业普查,本次调查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从‘对人调查’到‘对地调查’的转变。使用卫星遥感技术,结合无人机航拍、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(PDA)等现代信息技术,提升普查的工作效率、服务水平和统计数据质量。
这种普查方式被称为遥感测量,就是利用北斗卫星拍摄的影像数据,对农作物耕作区的范围和耕地地块进行识别、勾画及面积测量,并形成一个地域抽样框,然后抽选样本,通过无人机拍摄和现场人工调查采集数据进行野外实地调查,包括对地块上种植的主要农作物进行识别,并对种植面积进行测量。最后,结合卫星遥感影像、无人机影像、实地调查数据等对耕地地块进行主要作物品种的空间分布识别,最终取得农作物面积测量结果。
我们有理由相信,随着无人驾驶飞机成本的降低以及传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,二者相结合必将在第三次农普中带来令人激动的应用。